• 月资讯量:28859

  • 今日资讯量:108

    • 目前有个装修门市 想找一个性价比高的木门品牌 代理木门 上些样品 -50-100平米
    • 店面五六十平,新店,想找个木门品牌,然后还要做点金属推拉门。很多品牌这边都有,所以找可以昌平区可以做的品牌。-50-100平米
    • 现在有个门店做木门,打算再开一个,找合适的品牌。希望找北方的-面积待定
    • 开店很多年了,防盗门木门都有,想增加品牌。做木门的区域大概50平方。-50-100平米
    • 想开个门店,找合适的厂家-面积待定
    • 现在门店做软装的,楼下是窗帘壁纸等,二楼目前空着,大概80平方,想做木门墙板,找合适的品牌-50-100平米
    • 店面105平米,找有一定知名度,当地能加盟的品牌-100-150平米
    • 店面300平米,目前是做的家纺,想转型做木门,找适合的品牌,正在了解阶段-150平米以上
    • 店面80平米,做了好几年了,想增加品牌-50-100平米
    • 小区大量装修,想加盟木门厂,现有店面八十平,找质量好的 -50-100平米
    首页> 新闻资讯> 详情

    十面霾伏,如何让家成为最后一块净地

    2016-01-18

    编辑:中国木门网

    来源:

    十面霾伏,如何让家成为最后一块净地――中德合作 三年磨一剑  除霾净化窗在奥润顺达窗业集团面世

    雾霾的危害尽人皆知,治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常态化的雾霾下,如何把危害降到最低,成为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

    每当一轮新的雾霾来袭,人们自身所能做的只能减少出行,待在家里。然而,家就是一块无霾净地吗?实际情况令人堪忧。

    门窗密封不好,屋里窗外霾一样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我国现有建筑门窗绝大多数是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安装的门窗,由于当时没有强制性的节能标准要求,导致绝大多数门窗的气密性都很差。低端小企业的粗制滥造,低价位的恶性竞争,必然导致对质量的忽略,门窗跑风漏气成为最常见的事情,用户似乎也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种现实――门窗不严,钻风进雨似乎变成了见怪不怪的常态。行业低端劣质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久而久之,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社会对门窗认知。

    12月29日,记者和专业人士一起,在保定市区内选择对五年内新安装塑钢窗和铝合金窗的共10户居民家里入户调查。结果发现,10户家庭的窗均存在开启扇闭合不严、密封胶条老化脱落等现象,气密水密功能几乎丧失。检测结果显示,当日保定的雾霾指数为292,属于严重污染,10户家庭室内的雾霾污染指数平均达到263,几乎和外面相差无几,同样属于重度污染。

    我国现有建筑中,已经使用了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的门窗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几乎从未更换过。以目前门窗的使用现状,根本谈不上把PM2.5挡在窗外了。

    如此看来,家也不是防霾的避风港。

    室内净化器――霾没除净,又添新病

    今冬的雾霾,来势凶猛。在过去的两周内,北京就连续发布了两个红色预警。11月30日那天,重度雾霾的面积竟然达到53万平方公里,12月19日扩大至66万平方公里。可谓十面霾伏,让人无处藏身。

    如果要评今年市场热词,空气净化器当夺头筹了。

    入秋以来,各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卖的分外火爆,相关厂商也在宣传上做足了文章。在现实版的《寂静岭》中挣扎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家能够成为一块最后净地,于是纷纷购置净化器,记者在调查中看到,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甚至安装了四台净化器。

    (注:寂静岭是最具影响力美国畅销大片,讲的是雾霾里的恐怖故事,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电影。)

    我们暂且不论净化器的质量优劣,对当下鱼龙混珠、泥沙俱下的净化器市场乱象,央视近期新闻已曝光了一批不合格产品,其中不乏很多的所谓市场大牌。问题是,即使选用了合格的空气净化器,就真的能够完全去除室内雾霾和净化空气吗?

    日前,记者分路对安装了空气净化器的一些家庭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在使用了老旧门窗密封不严的家里,虽然净化器几乎24小时不停,但经检测,室内空气并未达到优良,依然在污染指标内。因为一边除霾,一边是窗缝门缝进霾。

    在使用了达到国家标准的新型节能门窗的家里,由于密封达标,在雾霾无法进入室内的情况下,净化器确实能够把因开门和开窗通风进入室内的少量霾净化除掉。

    世间万物生长,均需吐故纳新,科学研究证明,在优良气候条件下,室内通风换气每天应不少于一个小时以上。通过监测,记者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门窗密封性达标的室内,生活、做饭产生的二氧化碳、甲醛、酮、烃、脂肪酸等有害化合物因门窗紧闭、不通风换气而长期沉积,挥之不去。PM2.5是少了,有害气体和异味又多了。

    可谓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为了防霾,我们密闭门窗,为了除霾,我们购置净化器。这种拒绝通风换气的做法无异于因噎废食,对人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损害。

    正可谓,净化器来了,霾没除净,又添新病。

    即除霾又通风换气的新技术,有吗?

    科学的本意,就在于完美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应用矛盾。技术创新,就是要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而科技与市场携手,又会把新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受惠于民。

    这种既除霾又通风换气的新技术,有吗?在保定市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核心企业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记者就见到了这种除霾净化窗新技术。

    “2013年启动研发,2014年定型,经过3年的测试调整,在2016年初推出,以德国技术为母体,转化创新而来”,有着12年合资历程的奥润顺达总工程师魏贺东对记者介绍说。

    在安装了除霾净化窗的体验中心内,记者实际体验了这种新技术的效果。

    进入室内,空气清新。通过检测我们看到,今天室外雾霾指数是375,属于五级重度污染。但是在安装了除霾净化窗的室内,霾的指数仅为17,属于一级优+。整窗的保温系数1.0,达到了低能耗节能建筑指标。和室内净化器有明显不同的是,除霾净化窗是把新鲜空气除霾加热后送进室内,室内浊气及时排除,还自动调节加湿、产生负离子。身居室内,有呼吸森林空气的感觉,非常舒适。

    奥润顺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范振发向记者介绍说, “除霾和净化,还不是这项新技术的全部功能,它还包括保温节能、新风热交换、负离子、智能控制等多项新技术。这是一次成功的技术跨界、产品跨界和整合升级,也是国际创新园中德合作的又一新成果”。

    技术创新,平台实力很重要。地处河北高碑店市的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是我国唯一一家以建筑节能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园,作为园区核心企业,奥润顺达早在2004年就与德国合资,推出了中国首樘铝包木节能窗。2013年,中德专家再次携手,启动了除霾净化窗的专项研发。迄今已经取得7项专利并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其原型窗作为“京津冀防治大气污染科技支撑成果”入展科技部主办的国家科技成果展。

    记者接下来最关心的问题,是产品售价。

    “我们德国合作伙伴的观点是,物美就做不到价廉。目前我们每樘窗的设计使用寿命是不低于30年,因此,对材料品质和完美工艺的要求是至高的,比如一颗小小的螺丝,都要经得起三十年以上的磨损。”该公司销售总监任志勇介绍说,“节能与健康是推出这款产品的理念,让所有深受雾霾侵害的人都能用得起,是我们的初衷。在确保品质和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我们同时还推出了大众消费的起的经济型除霾净化窗。就像汽车,在同样使用条件下,奔驰和桑塔纳在功能和寿命上是一样的,都能做到。它是一种适用新技术,并不是奢饰品,因此,我们开发的除霾净化窗的市场价位分段,基本照顾到了所有消费群体。”

    愿天下无霾

    工业化进程,是加剧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英国伦敦毒雾、德国鲁尔区工业污染、美国洛杉矶雾霾等等,这是全世界都回避不了的过程。

    欣喜的是,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把节能减排作为国策,及早通过立法,启动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强力措施。

    在除霾净化窗发布会上,记者采访到了奥润顺达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学家、我国知名建筑节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先生。刘院士告诉记者,治理雾霾与加快提高城镇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建筑节能水平,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深入持续实施,雾霾终究会得到有效治理。但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有可能是几年,也有可能是十几年,总体时间不会太久。但相对每一个人来说,一年、几年的雾霾就会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除霾净化窗虽然是在恶化环境中的一个无奈和被动的选择,但是,却能够让家和工作场所成为一块净地和避霾港。

    “今天,我们通过中德合作,成功地研发推出了除霾净化窗,给人民送去健康。但是我期望它早一天在市场上消失。那时候,雾霾彻底被治理了,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刘院士最后如是说。